零添加背后的经济账和健康账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

来源:法治周末

  “纯天然”这个词本身在行业内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没有办法解释什么叫“纯天然”。凡是预包装的食品,食材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加工,都不能叫做纯天然,“纯天然”更多算是个商业用语

图为超市里显示零添加的产品。管依萌摄

  《法治周末》记者管依萌

  看着货柜上琳琅满目的奶制品,张宁(化名)经过一番挑选,最终还是选择了包装上写有“无添加”的酸奶。不仅如此,在选择饮料、酱油等食品时,她也更加偏向选择“零脂肪”“零蔗糖”配方的产品。

  如今消费者对于吃的标准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自然得到了更多   6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

  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片面追捧标签上标注的“零添加”或者是“纯天然”食品,还要综合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购买食品要看营养标签,结合自己的健康需要来合理选择食品。

  “零添加”在线上线下都受欢迎

  《法治周末》记者在某线上购物平台输入关键词“零添加”,搜索到酱油、生抽、面包、牛肉酱等多种食品。

  在某线上购物平台,一份拥有万余条评论的1.9L的普通酱油售价为16.9元,而标注“不使用添加剂”的2L酱油,售价则高达49.8元,评论达万余条。

  有媒体报道,电商渠道数据显示,“零添加”酱油的单位售价一般是“一级酱油”的3倍以上,使用有机大豆生产的“有机酱油”的价格则高达4倍以上。

  不仅是线上,“零添加”在线下也备受推崇。

  《法治周末》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发现,主打“零添加”的食品,涉及酸奶、牛奶、方便面、酱油、汽水等,售价普遍不低。

  “0糖”“0卡”“0脂”“0卡路里”“0油炸”“0添加蔗糖”等,很多商品都将此作为宣传噱头,标注在包装的最显眼处。

  “不能说零蔗糖就更健康”

  “所有喜欢元气森林乳茶的朋友们,对不起。”

  年4月10日晚,元气森林就宣传“0蔗糖低脂肪”饮料公开发表道歉声明,为其乳茶产品“0蔗糖低脂肪”的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而致歉。

  元气森林表示,已对乳茶产品做了修正升级,即从年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年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

  零卡、无糖已然成为风靡消费行业的一股热潮,“低糖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选择。《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指出,年我国无糖饮料销售占比仅1.25%,年至年复合增长率为40%以上。年无糖饮料市场份额占比2.85%,年无糖饮料市场份额占比4.07%,无糖饮料占比增长明显。据测算,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在年达到.6亿元,增速高、空间大,预计在未来的数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纯天然”“零添加”真的比有添加剂的食品更健康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广枫并不这么认为,“举个例子,有的食品标签中声明没有加蔗糖,但实际上为了追求甜味的口感,厂家会使用代糖产品,也就是食品添加剂类。那么,从安全的角度来讲,代糖过量摄入有安全隐患,没有蔗糖来的安全,所以不能说零蔗糖就更健康”。

  吴广枫表示,很多消费者只要看标注有“零”字样,就默认这个东西比那些没标注“零”的要好,但实际上要看零添加的是什么。

  “代糖是‘零添加’‘纯天然’里面最喜欢玩噱头的成分。”吴广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前,可以   “纯天然这个词本身在行业内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没有办法解释什么叫纯天然。”吴广枫指出,凡是预包装的食品,食材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加工,都不能叫做纯天然,纯天然更多算是个商业用语。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年7月27日发布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标识上标注低油、低盐、低糖或者无糖的提示语。第三十二条指出,食品标识不得标注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同年9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说明:本次征求到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零添加”“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食品名称”“多地址标注”“进口食品标识”“食品配料标注”等方面。

  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添加剂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食品的标签上标注了“零添加”和“纯天然”,这些食品是否真的绝对安全健康?对此,李宁表示,无论标签上标注的是“零添加”“纯天然”,还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都是安全的。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添加剂,就必须在食品标签配料表中进行体现。食品生产企业在设计标签时一定要真实、准确,还要客观和规范,避免通过声称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李宁还表示,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还有很多的误区,很多消费者会谈到添加剂就色变。实际上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比如,改善食品色泽所用的着色剂、预防食品腐败所用的防腐剂、代糖的甜味剂,比如卤水点豆腐所用的凝固剂,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正是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才使得食品的生产、储运和流通得以正常进行,超市里的各种食品才能如此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

  李宁指出,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采取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只有工艺技术上确实有必要,而且经过风险评估,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才会批准使用。所以,只要食品添加剂按照标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添加,都是安全的。

  “其实‘零添加’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整个研发端和科学的角度来说,适当的添加其实对于产品的食品安全、风味,还有各项理化指标是有好处的,“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零添加’,而是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之下,进行有效的管控。在安全的范围内做适当的添加,其实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才有更好的价值。”

  此外,朱丹蓬建议,消费者购买食品尽量选择正规渠道的大品牌,不要盲目轻信网红品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