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0万亩冬闲田中国油菜花版图扩张

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图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126/8627172.html

时间进入三月,中国大部分的油菜花进入开放的季节,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广袤平坦的中原,再到沟壑纵横的西部大山,到处能看到盛开的油菜花,金黄、鹅黄、桃红、深紫……五颜六色的油菜花,是春天独有的风景。

油菜是我国种植的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大豆之下,我国第二大油料来源。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并提出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而根据专家组调研,长江流域尚有1亿亩以上的冬闲田,其中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有万亩以上。因此,在主粮安全不可动摇的国家战略下,油菜成为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从年种植面积触底,到如今在政策、技术等多层面的加持下,中国的油菜花版图终于面临一次绝好的扩张机会。

甘肃陇南文县中庙镇强坝村,盛开的油菜花田。受访者供图

油菜,传统作物也是外来物

年2月初,春节前后,北方还是一片天寒地冻的时候,气候温暖的南方,油菜花开始泛黄,在云南、广东、福建等地,早春的油菜花,开得比北方早得多。到春节时,南方的油菜田已经一片金黄。

油菜是中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之一,这种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油用植物,和白菜、甘蓝、芥菜等同属。中国是油菜的发源地之一,有丰富的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的地方品种。

在陇南文县,人们世世代代种植油菜,当地的村民们,从小的记忆中,春天就和油菜花联系在一起。

甘肃陇南文县中庙镇肖家沟村,油菜花盛开。受访者供图

我国有数千年种植油菜的历史,可靠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年前的6世纪,当时成书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完整的油菜栽培技术。

不过,在那时候,油菜主要作为蔬菜栽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马霓介绍,“当时油菜被称为芥子、蜀芥、芸苔等,主要用作叶用蔬菜,到公元年,也就是唐代,《唐本草》中明确提出,芸苔种子可以榨油。”

千百年的种植,在我国各地形成了众多的地方品种,但今天种植的主要品种,则是上世纪30年代引进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琼介绍,“上世纪30年代,甘蓝型油菜进入中国,这种白菜与甘蓝自然杂交而成的复合型油菜,籽粒产量高,含油量高,抗病性好,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后,逐渐代替了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成为种植最广泛的油菜类型。”

习惯,南菜北豆怎样形成的?

云南罗平县也是油菜花开放最早的地方,近年来,这里每年种植的油菜都在百万亩左右,每年可产出16多万吨的油菜籽,除了农民自用或本地销售,其余的都进入了榨油企业,每年生产菜籽油3.5万吨左右,销往全国各地。

在北方,菜籽油的消费并不多,但在南方,菜籽油则更受欢迎,“这和环境、气候、适宜种植的作物等都有关系,”胡琼说,“北方种植大豆、花生较多,多以大豆油、花生油为食,长江流域则是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原料自给自足,培育了南方菜籽油的消费习惯,同样的,在西北地区,大量种植的春油菜,也培育了这里的菜籽油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来源于生产分布,我国油菜的种植版图,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西北等地,不同地域的种植模式也不相同。

江苏兴化即将开放的垛田油菜。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顿小玲介绍,“在我国,油菜种植可以分为两大产区,冬油菜产区和春油菜产区。”

“冬油菜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云贵地区等,这里大片的区域中,气候温暖,雨水较多,多种甘蓝型油菜,”顿小玲说,“从种到收,冬油菜的生育期一般在天左右,一般在10月播种,4、5月收获。冬油菜占我国全部油菜的绝大部分,超过90%。”

云南罗平油菜花开。受访者供图

春油菜则在春季或夏季播种,全生育期天左右,顿小玲介绍,“春油菜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亚区、蒙新内陆亚区和东北平原区,这些区域降水少,日照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计。春油菜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7%到10%。”

那么,全国种植多少油菜呢?顿小玲介绍,“当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1亿亩左右,总产量约万吨,是我国的第一大油料作物。”

并不是一开始就种这么多,顿小玲介绍,“上世纪50-60年代,全国油菜种植规模0多万亩,总产70万多吨,此后增长一直比较缓慢,到上世纪80年代,种植规模也只有多万亩,总产万吨左右。”

进化,从产量到风味的改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快速增加,油菜种植面积也随之增长。

同时增长的,还有产量、品质等。顿小玲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以来,油菜生产技术经历了三次大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这是一次物种变革,主要发生在年到年之间,”顿小玲说,“这一阶段增长的主要是产量,把油菜从低产作物变成了中等产量的作物。”

增产之后,追求更高产和抗病成为主流,顿小玲介绍,“在年到0年之间,我国培育了中油、秦油2号等抗病高产品种,并大面积推广,推动了油菜生产的第二次变革。”

“第三次变革更注重品质的改良,油菜含有芥酸、硫苷等物质,榨成的菜籽油中也同样含有,因此,传统的菜籽油,含有一股呛人的辣味,即便加热后,依然不能完全分解,带有辣味,也是许多人对菜籽油炒菜的记忆之一。”

“从0年到年,双低高产油菜的推广和普及,成了油菜生产的第三次飞跃,”顿小玲说,“双低油菜即低芥酸、低硫苷的油菜,在兼具高产的同时,口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降低了菜籽油呛人的辣味,是一种更健康、品质更好的食用油。”

在陇南文县,当地农技干部告诉记者,除了还保留少部分地方品种外,目前种植的绝大部分都是新的双低油菜。

甘肃陇南文县碧口镇井地村,白龙江蜿蜒流淌,油菜花漫山遍野。受访者供图

双低油菜的普及,也推动了菜籽油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胡琼介绍,“在国产食用油市场中,菜籽油占有接近一半的市场,大约在44.3%左右,其次是花生油,占据32.2%的市场。从整体消费看,大豆油是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占全部市场的47%左右,菜籽油第二,占22%左右。”

健康,菜籽油营养更合理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天摄入的食用油,应在25克到30克之间,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食用油为人体提供着多种必需品,胡琼介绍,“它是脂肪酸的来源,也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因子和油溶性营养素的介质,还是30%的人体日常所需能量的来源。”

“相对于大豆油、花生油等,菜籽油的营养成分更合理,”胡琼说,“一直都有说法,认为菜籽油是更健康的大宗食用油,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研究表明,最适宜人体所需要摄取的健康食用油,为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搭配合理的油脂。而在大豆、花生、油菜籽等大宗食用油中,菜籽油的油酸含量是最高的,大约在60%-80%,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约7%。同时,人体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需从外界摄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ω-3亚麻酸与ω-6亚油酸,菜籽油中的含量和营养比例更合理。”

在今天,油菜的版图正在从南往北慢慢扩张,胡琼介绍,“由于品种的选育改良、风味压榨技术的改进等因素,菜籽油的风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北方的零售市场中,也逐渐可以看到菜籽油的身影。”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农业单位,共选育出多个油菜品种,并且有一批亩产达到公斤以上,含油量达到48%以上且具有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的油菜品种,”胡琼说,“尤其是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让油菜生产踏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未来,有无替代大豆的希望

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推动降低饲料中玉米、豆粕的比例,寻找替代品。

其中,菜籽粕的替代价值广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