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套利,也难逃被收割的命运做豆棕价差
目前,油脂价格持续上涨,而且棕榈油价格不断逼近豆油。
那么,有人会问:棕榈油价格会超过豆油吗?
因此,特意去搜索了一下两者的区别。
棕榈油和大豆油的区别
1.成分的不同
油中的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的,单不饱和的和多不饱和的脂肪酸三类,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一样,融点就不一样。
两种油主要是在加热过程中的稳定性上面,棕榈油相对饱和脂肪酸多,基本上全是。大豆油中有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在油炸的过程中容易变化。
2.口感的差别。
大豆油原味带有豆腥味,东北人比较喜欢,而华北地区不喜欢,只吃精炼的一级大豆油,大豆油是国内消费最大宗的植物油品种。
棕榈油完全是热带油种,略微带有甜香味,精炼过的味道淡一些,从味道上说比豆油好闻。
棕榈油目前是国内第二大消费品种,产品覆盖面宽。
在热带地区,低熔点棕榈油是常规的食用油,就像我们吃豆油与菜油一样普遍。
3.两种油的用途
棕榈油采用分提手段,分离成不同熔点的产品,从5度,8度,12度,14度,18度,24度,33度,44度的产品都以得到,用途很广。比如5度或8度的棕榈油,其营养价值与大豆油各有特点,都是很好的食用油;18度或24度的是很好的煎炸油;33度的是人造奶油的原料;44度的最好就不要吃了。
油炸产品要的特性就是酥脆感,而且还要维持长时间,这就只有饱和脂肪才能达成这要求,这就是为何动物油油炸产品较为香酥脆。棕榈油有动物油的特性,因此被当成动物油的替代品。
目前在油炸的过程中选用的是混合油,比如在日本是将植物油和动物油混合在用。
我们常说的KFC基本是用的棕榈油,也就是我们说的垃圾油。
方便面料包在常温下需要保持固态,需要用到固态脂,所以只能用棕榈油来配。
豆棕价差的大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从年到年的十年间,豆棕价差的最大值为元,最小值为元.
剔除各年5%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后,各年价差的平均值,最高为年的元,最低为年的元,十年间整体的平均值为元。
从波动中枢看,-年,价差1/4分位到3/4分位区间分别为:-、-、-、-、-、-、-、-、-、-,总体上,价差波动的主体区间为-,平均1/4分位到3/4分位为-,即价差波动的平均中枢为-。
注:平均值是根据剔除最高5%和最低的5%之后样本计算棕榈油,豆油现货价格,价差一般在-元之间。
当价差不断缩小,远低于之时,多豆油空棕榈,就会出现较大亏损,甚至会爆仓。
作者选取了三个时间点,以合约为样本,观察了豆棕价差。
1.最新豆棕价差,在达到最小值后,逐渐拉大。
年8月20日夜盘,豆油,棕榈油,豆棕价差-=
2.最小豆棕价差为。
年8月12日收盘,豆油,棕榈油,豆棕价差-=。
3.当油脂价格达到最高点时,年8月16日,豆棕价差水平:-=
根据数据,若做豆棕价差回归(均值在左右),始终处于亏损加剧的过程中。
如果逆势扛单,并且加仓的话,可能爆仓。
商品期货市场,到底有没有逻辑?有没有规律可循?
即使是掷硬币,还有大数法则,期货投机的准则是什么?
是没有呢?还是认知不到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期货投机。
大家都知道期货投机的风险很大,那么大家套利就降低风险了吗?还是自认为套利会降低风险?
我们从一大堆的数据中去分析出一个结论,从过去数年的历史中去发现一个规律,然后呢…
有些时候,结论成立,规律很准,我们重仓套利获利颇丰,而有些时候就爆仓了。
说到底,逻辑本身也是一种规则,既然有人可以设置规则,就代表可以打破规则。
也就是说,逻辑本身只是一种限制,突破,违反逻辑都是可以的。还可以说明,逻辑可以不存在。
任何违反逻辑的事实,乍一开始,会令很多人无法接受与理解。
可是久而久之,“走得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由此想到一点,所有事实都要接受,存在即合理,只是这种合理,自己还没有认知!
其实,认知总是被颠覆,逻辑总是被打破。
这一次的豆棕价差套利,做价差回归(均值在左右),谁套谁死。
豆棕价差回归,也成为了陷阱,变成大坑,豆棕套利一样被反杀!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套利爆仓奇怪吗?没有人让你去满仓套利吧!套利是战略思维而不是战术思维,当发生不正常现象出现时去套利,而不是马上会按你想象的方向走,但最终会回归正常。
这段评论出自《期货的风险确实太大,连套利都有爆仓的风险》一文的读者,文章主要讲了焦煤焦炭与铁矿石的背离走势,导致空煤炭多铁矿套利爆仓。
我们总是在寻找所谓的逻辑,最终却发现,期货市场很难有逻辑性可言。
大多时候,逻辑是为散户而设计的,庄家主力的逻辑就是收割对手盘。
基本上,没有什么逻辑是可信的,可靠的。你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看到的。
我们的期货市场,唯一正常的,就是不正常。
由于投机炒作,操纵逼仓,就会存在许多反常的行情走势。
越反常,就会有越多的人飞蛾扑火,结果就是出现爆仓!
有些时候,庄家主力也会装装样子,假装一下,但是本来面目,丑恶嘴脸,很快就会原形毕露。
最后强调一点:套利也有对手盘
有人做豆棕价差回归,就会有人做豆粽价差扩大,套利也会有对手盘,也会被反杀。
希望大家以豆棕价差为例,提高警惕,提高对套利的风险评估。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百家号“货币经济学”,期待与你相遇,望大家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