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两年多,中国十大最赚钱上市食企的变与

时势面前,英雄也只能“空悲切”,从某种角度来说,“稳定”才是企业最核心的“镇宅之宝”。转眼来到疫情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我们已经习惯了口罩,习惯了核酸,习惯了在“封”和“解”之间生活方式的切换。我们也亲历了消费品行业翻天覆地的“大变局”,行业环境变了,消费逻辑变了,渠道形式变了,营销理念变了……在此影响下,那些最能赚钱的上市食品企业这三年间有什么变化?就此话题,食业头条收集整理了年~年食品行业净利润前十的上市企业(注:本次统计不包含酒类)并制表如下:年食品行业净利润TOP年食品行业净利润TOP10

年食品行业净利润TOP10

观察可知,净利润前十的企业基本稳定,连续三年榜上有名的就有7家:万洲国际、伊利、双汇、海天、农夫山泉、牧原股份、金龙鱼;两度上榜的有蒙牛乳业、中国飞鹤和温氏股份,上榜一次的有康师傅控股、新希望和正邦科技,其中“肉”“奶”“油”“水”这些更接近民生食品的品类成为榜上常客。

但是变化,也一眼可见。

01

榜首年年换,老大轮流做老大的位子不好坐,一家只能坐一年。

~年共计13家上榜企业利润一览表(单位:亿元)

年,国内肉禽和肉猪市场行情十分可观,温氏股份旗下肉鸡销售总量9.25亿只增长23.58%,销售均价增长9.93%,生猪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6.57%,两大业务收入及盈利同比大幅上升,整体净利润.7亿元居首。

年,活禽市场“变天”,供给过剩,温氏股份毛鸡、毛鸭销售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1.79%、32.94%,养鸡、养鸭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力业务出现较大亏损,而专注养猪的牧原股份继续享受“猪肉红利”,生猪销售量.5万头同比增长76.67%,商品猪全年销售均价为28.04元/公斤同比上涨51.40%,牧原股份全年净利润.5亿元,榜首易主。

年,生猪市场不再景气,牧原股份退位,C位从“肉”换成了“奶”。疫情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健康浪潮”,乳制品的消费需求持续走高,凯度调研数据显示:年,地、县级市场的液体乳消费额同比增长17.4%,购买液体乳的家庭户数较同比增长3.5%,且购买数量和购买频次都在上升;同时,高端奶的价值感也得到更多消费认可,有机、A2等高端液体乳消费额同比增长18.1%,覆盖家庭户数同比增长10.1%。

此背景下,跻身中国乃至亚洲首个千亿级乳企业的伊利股份成功登顶。年,伊利股份产品销量和销售价格都带来稳定增长,如液体乳产品因销量上升增加收入51.24亿元,销售价格变动增加收入20.23亿元,且增量高于同期的成本增加,利润自然“水涨船高”,全年上涨23%至87.32亿元。按照Wind的一致预测指标,伊利股份年净利润有望达到约亿元,带领中国乳业进入“净利百亿”的新时代。

02

高歌猛进,愁云惨淡

海天味业在去年财报中提到,年外部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冠疫情余波未平、消费需求疲软、各种原材物料价格上涨、社区团购恶性竞争、限电限产导致供应趋紧等等,企业经营环境复杂而严峻,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些挑战也是全行业都不得不直面的“绊脚石”。从近三年数据来看,无论是榜首、榜尾以及前十总和,年上榜企业的利润表现都是“垫底”的。

年前十企业利润总和.13亿元,在那个没有疫情的年代(确实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所有人都没想过要遭遇一场彻底改变行业局势的“灾难”;年疫情爆发,很多企业都遭遇了经营困难,尤其那些礼品属性的品牌损失惨重,但头部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前十企业利润总和.77亿元,其中个别企业高歌猛进,牧原股份直接翻了两番,中国飞鹤业绩全线飘红,净利润从不到40亿直接增长到74.37亿。

转眼到年,食品行业迎来了疫情、渠道、成本、品类周期等方方面面的叠加挑战,头部阵营深受冲击,前十企业利润总和只有.7亿元,没有一家净利润超过百亿,头两年都没上榜的康师傅控股,年净利润下滑6.36%反倒挤进前十,可见行业的“愁云惨淡”。

03

周期之痛:高点急坠,“猪”杀四方

当然,最惨的还是这三位曾经的前十玩家: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年温氏股份净亏损.7亿元,正邦科技净亏损.2亿元,新希望净亏损95.91亿元,三家联手亏损超过亿元,直接掉进了“马里亚纳海沟”,而“祸源”就是生猪的周期之痛。

年的高光之后,年生猪价格进入单边下行阶段,屡屡破底,对头部企业的伤害最为明显。报告期内,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7.39元/公斤,同比下降48.18%,同时成本高企,肉猪养殖业务出现深度亏损;新希望旗下猪产业营业收入.03亿元,营业成本.49亿元,毛利率为-21.2%;牧原股份年虽然未陷入亏损局面,但净利润也跌去了超过七成,随着年猪价继续下跌,一季度“终于”扛不住亏损了51.8亿元;双汇发展也对冻品节奏把控出现偏差,国产冻品和进口猪肉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降,年整体净利润下滑22.2%……不太平的辛丑牛年,“猪杀四方”唱了主角。

04

成本之痛:原材涨价快,“油”钱不好赚

粮油巨头金龙鱼的日子也不好过。

尽管年营收首次突破亿,但净利润下滑31.15%,毛利率8.18%更是创下新低,最大元凶是原材料成本的疯涨,即便金龙鱼上调了部分产品售价,还是没能抵消掉成本压力。

金龙鱼盈利能力衰退的情况一直蔓延到年,一季度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减少92.71%。金龙鱼给出的解释是:在成本端,受南美干旱天气影响大豆产量预期以及俄乌冲突等影响,主要原材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大幅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大幅上升。

这其实也是粮油企业的发展缩影,食用油企业道道全因为相同原因由盈转亏,年净亏损1.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6%;加加食品旗下的植物油品牌“盘中餐”营收5.51亿元,毛利率只有4.37%,同比下滑14.01%;西王食品食用油业务的毛利率也下滑了5.67%,主要负责植物油生产销售的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净利润万元,同比减少了76%……更让人头疼的是,“成本之痛”短期内仍看不到尽头。

“肉”和“油”不给力,“水”和“奶”便成了中流砥柱。

05

“稳定三宝”,山海飞鹤

除了净利润数据,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些“高阶数据”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稳定赚钱的能力。巴菲特对个股盈利能力有三大选股指标:毛利率要高于40%、净利率要高于5%、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

近三年来,上述企业中金龙鱼净资产收益率最高才只有8.72%,双汇发展毛利率最高只有21.57%,而农夫山泉、海天味业和中国飞鹤很“难能可贵”的在三项指标上基本都维持了高水准。

“水茅”农夫山泉、“酱油茅”海天味业、“奶粉茅”中国飞鹤,都是各自品类里的龙头老大,表现出了良好的品牌塑造、产品调整、成本控制和渠道优化能力,尤其中国飞鹤的毛利率、净利率每一年都高居行业之首。

年,PET价格从年初的元/吨上涨到年末的约元/吨,成本压力暴增,但农夫山泉通过提前锁价产品结构调整来控制PET占成本的比重,最终保证了毛利率稳中有升;

大豆、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限电限产导致能源成本上升、社区团购竞争挤压C端市场以及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让整个调味品行业都业绩承压,而海天味业逆势完成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答卷,并计划年实现营收亿元,利润74.7亿元;

中国飞鹤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占率超过17%,牢牢占据“高端”心智,年通过万场面对面研讨会获取新客户人数超过.6万人,高毛利的主要支撑——超高端/高端产品全年分别实现收入约亿元、74亿元,其中大单品星飞帆收入突破亿元,同比增长约12%。

如你所见,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眼看他高楼起,又眼看他楼塌了,周期更迭、疫情反复、渠道梗阻、成本疯涨、消费低迷,甚至还要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连锁反应,时势面前,英雄也只能“空悲切”。

不得不说,从某种角度来说,“稳定”才是企业最核心的“镇宅之宝”。难易、起伏、对错、生死,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年,谁能保持稳定发展?谁能触底反弹?我们还将迎来哪些新的变化?谁会是新的“利润之王”?

明年此时,我们再见分晓。

本文来自食业头条,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食业头条”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2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