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控制中国的食用油
中国年的石油消费总量为万吨,居全球之首,而国内的植物油生产总量只有万吨,自给率还不到30%。
中国的食用油供应受到了威胁!
目前,中国食用油市场60%以上的市场都被益海嘉里、鲁花、胡姬花、中粮等四大食用油厂商所垄断。
其中,以金龙鱼最为著名,占据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霸主地位,年至年,金龙鱼的市场份额达到39.5%,39.8%,38.4%,其次是福临门,鲁花,胡姬花,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金龙鱼。
金龙鱼公司于年首次引进小型食用油,使中国人对散装油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后来,随着人们对身体的重视,金龙鱼公司推出了一种可以让身体的脂肪酸比例达到1:1:1的食用调和油。
金龙鱼的中国特色受到了奥运会的赞助商和央视的“中国民族品牌”,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品牌,但实际上,金龙鱼是新加坡的。
根据资料,金龙鱼是益海嘉里旗下最有名的品牌,而益海嘉里则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旗下的一家外资公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DM持有丰益国际25%的股份。也就是说,ADM是中国真正的石油巨人。
ADM是一家美国公司,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公司。
从大豆的损失可以看出,外资对中国的食用油的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蓄谋已久的计划。
从年开始,中国才刚刚起步不到三十年的转基因大豆就把几千年来的大豆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年的大豆进口量已超过一千万吨;十年之后,这一数字再次飙升至万吨;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在2年之前第一次超过了一亿吨。中国是大豆的主要产地,但却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进口国。
随着中国大豆的崩溃,中国的食用油也以大豆为主要原料。
而在年的“大豆风波”之后,外资开始正式进入中国的食用油市场。
那时,国内和国外的专家们都在极力宣扬猪油对人体的危害,把国民的饮食习惯转向豆油,致使中国的大豆价格上涨了96%以上,而且由于预测到美国的大豆产量会下降,很多的中国的压榨公司都在高价收购。
不料中国爆发禽流感,美国气候好转,全球大豆价格迅速下降了50%。这些高价收购的公司损失惨重,外国粮商的高额经济赔偿令中国很多压榨厂面临倒闭。
自此之后,国际粮食公司,包括ADM,都抓住机会,对中国国内70%以上的国产大豆压榨企业进行了并购,中国的油脂产业也逐步向外国公司倾斜。
目前,中国的石油自给率已经下降到30%以下,对于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国家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的石油和石油的生产能力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提高。中国今后还必须努力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建立完善的粮油储备体系,储备多元化的油料进口渠道,确保“油瓶子”的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