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少吃就对了吗关心健康的人该如何正确
“我有高血压,以后要尽量少吃一点油。”
“油脂吃多了,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
“选择食用油,一定不要选择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否则只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
在现在的饮食条件下,不论是经常出外就餐,还是在家饮食,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吃到更多的油脂,甚至是不好的油脂。正因为如此,很多养生方式都倡导大家要少吃油。然而,少吃油就对了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其实最大的关键还是在于选对食用油。
一、食用油少吃就对了吗?
油脂是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起的三大营养素。这三种营养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在体内分解后,就成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1g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能量,1g脂质产生9千卡,是能量的两倍多。换句话说,脂质是非常节能的。
此外,脂类是组织的成分,胆固醇是脂类的一种,也是细胞膜和激素的材料,更支持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到体内。尽管有这些作用,但脂质往往被视为坏人而被回避。主要原因是不能作为能量消耗的脂质,在体内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积累。因为血脂上升会增加动脉硬化等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脂肪摄入的百分比。根据“我国膳食摄入标准”,目标是每日总能量中总脂肪的20%-30%。男性(18-49岁)的估计能量需求为大卡,18-29岁的女性为大卡,30-49岁的女性为大卡。换句话说,目标是从脂肪中获得男性-大卡和女性约-大卡的热量。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摄入过多或过少的油脂。
二、饱和脂肪酸并不只是“坏人”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注意脂质的类型。脂肪酸大致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典型食物是肉脂肪和黄油;不饱和脂肪酸是在植物油和鱼中发现的油。棕榈油和其他油类富含饱和脂肪酸,但许多其他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医学上一直认为,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患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等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总脂质的1/4至1/3或更少。在医学上,饱和脂肪酸分为三类: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
一般来说,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生活习惯病,但中链脂肪酸很容易作为能量燃烧,所以不容易作为脂肪堆积。此外,中链脂肪酸被摄入体内后,在肝脏中分解成称为酮体的物质,酮体还具有解毒活性氧的作用,而且还能用来为大脑提供能量。
就比如椰子油就是植物油的一个例外。事实上,椰子油中超过一半的脂肪酸被认为是饱和脂肪酸。然而,它也会有各种健康益处,究其原因就是椰子油中含有丰富的中链脂肪酸。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选择油脂的时候,不能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