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更安全标准将出,强致癌物指标只有国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m.39.net/nk/a_4572199.html

来源:百家号-食品视界/作者:秋丰

为从技术层面打击花生油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假冒伪劣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武汉轻工大学和多家浓香型花生油生产企业等单位,共同起草了《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在商场超市等零售环节,预包装的浓香花生油不得脱离原包装、以散装形式出售,以防止掺杂造假行为的发生。

花生油

同时,该标准意见稿还规定了浓香花生油的10项质量指标,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等食品安全关键指标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限量值只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40%,更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用油健康消费。

一、浓香花生油须用当年新鲜花生加工

浓香花生油不是用化学溶剂浸提的植物油,而是以花生仁为原料,经炒制、压榨、过滤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具有浓郁的独特香味。

食用油生产线

生产浓香花生油的油料不得变质,应使用当年出产、新鲜、籽粒饱满的优质花生仁。没有成熟、破损、陈化和霉变的花生仁,都不能加工制作浓香花生油。

二、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的安全指标比国标更严格

《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10项质量指标,分别为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

选购食用油

其中,酸价、过氧化值、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这几个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指标都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标准限量值(标准规定的最大含量)都比国家标准更低。这几种物质都对人体健康有害,其含量越高,则危害越大。

特别是黄曲霉毒素B1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在不合格的花生油、玉米油中,这种毒素的含量往往超标很多倍。广东中测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中心一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很强,属于强致癌物,其毒性是氰化钾(俗称三步倒)的10倍、砒霜的68倍,其致癌性是苯并芘的4千倍。

花生油

为更好保障消费者健康,《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对黄曲霉毒素B1指标的规定为“不得大于8.0微克/公斤”。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等国家标准对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指标的规定为“不得大于20微克/公斤”。也就是说,该团体标准的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只有国家标准的40%,比国家标准更加先进和安全,更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三、预包装浓香花生油不得拆包散卖

花生油价格比其他一些食用油价格更高,前些年,为获得高利润,有些不法商贩便干起了生产假冒伪劣花生油的勾当,在花生油中掺入价格更低的大豆油甚至棕榈油,然后加入香精,冒充花生油销售,坑害消费者。

食用油快速检测

有的假劣花生油是由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勾兑、灌装后,直接卖给一些农贸市场摊贩和小店。有的假劣花生油则是一些小店、摊贩买了带包装的正宗的花生油,将正品花生油拆包,与豆油、棕榈油勾兑、搅拌均匀、灌装后,卖给消费者。

为防止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摊贩等终端零售场所的居心叵测的经营者用真的花生油掺加其他的油、欺骗消费者,《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在零售终端,预包装的浓香花生油不应脱离原包装,以散装形式销售。

花生油等食用油是我们的日常消费品,要减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食用油,政府职能部门用标准打假是一个重要举措。在打击假劣食用油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欢迎在下面的互动区留言,发表你的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0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