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下降的金龙鱼,终究不是粮油茅台
文|AI财经社陈畅
编辑|陆佳
“酱茅”海天味业之前大概没预料到,自己的下一个“对手”会是粮油赛道的金龙鱼。
年10月15日,金龙鱼高调上市,经过15年的发展,其体量成为了创业板史上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一度被业界称为“油中茅台”。
但如今,金龙鱼开始难挣钱了,第三季度净利下降了近七成。据最新数据显示,金龙鱼第三季度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12%,但是,净利润却出现大幅度下降,为10.29亿元,同比降幅达到了67.27%。
更重要的是,从其主业的净利情况看,金龙鱼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从年同期的33.97亿元暴跌至今年的2.45亿元,同比重挫92.89%。
而事实上,回顾前两季度,其净利润就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在一季度中,金龙鱼净利润增长29.12%,但二季度净利就下降了21.85%,如今,第三季度降幅继续扩大。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金龙鱼在财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生产经营成本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随着年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零售渠道产品受到了冲击。
金龙鱼表示,Q4业绩表现将会好过前几个季度,因为在春节期间,大众宴请、福利、团购等需求增长都会对其销售有帮助;但是年春节是在2月中旬,从以往数据来看,一部分业绩会在明年Q1才能展现出来。不少投资者开始质疑,金龙鱼已经配不上“油茅”的称呼了。
业绩承压的金龙鱼开启了多元化扩张之路,其涉及的产品从油、米、面逐步向外扩张,也延伸到了调味品领域,开始从“酱茅”海天味业的手里“夺食”。
“油茅”褪色?
据公开资料,金龙鱼主体公司为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前者即市面上常见的金龙鱼牌食用油、大米、面粉、调味品等,售卖对象包括零售端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后者包括经过农副初加工的饲料、深加工的日化用品、营养品等。
从营收结构上看,厨房食品是金龙鱼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数据显示,年该收入比例为62.2%,毛利率为70.6%。其次是饲料原料及油脂业务,同期营收占比为37.2%。
年10月15日,金龙鱼在A股上市,成为创业板史上募资规模最大的IPO。彼时,金龙鱼已经经过了长达15年的发展,几乎已牢牢把控了整个食用油市场。
据欧睿数据,年金龙鱼在食用油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为34%,远高于福临门(13%)和鲁花(7%);大米零售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7%,分别高于福临门的15%和华润五丰的9%。同时,除“金龙鱼”品牌外,公司旗下橄榄油品牌“欧丽薇兰”和花生油品牌“胡姬花”也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图表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营收规模上,年至年,金龙鱼分别实现营收约为.66亿元、.74亿元、.43亿元,均领先于其他同行。
根据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食用油品牌排行榜,金龙鱼位居第一,得分达.7。鲁花以.7分大分差排名第二,福临门以.5分位居第三。在面粉品牌排行榜中,金龙鱼也是位居第一,北大荒、福临门分列二、三位。另在大米品牌排行榜中,福临门以微弱优势位居榜首,金龙鱼紧随其后。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AI财经社表示,在垄断竞争形态的行业里,少数行业寡头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上市时的金龙鱼品牌影响力难以撼动,被称为“油茅”也无可厚非。
但是,从近年来的经营情况看,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却并未达到投资者们的期待,数据表明,金龙鱼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尽管有着多亿的营收进账,但同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却都只有50多亿元,净利率仅3.3%左右。
再看茅台,年营收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亿元,净利率达49.2%。毛利率方面,金龙鱼三季度毛利率为8.75%左右,而茅台毛利率更是高达91%。因此,又有网友调侃称,金龙鱼充其量算个“伪油茅”。
也是基于金龙鱼在市场上的地位,有着“民间股神”之称的林园还在金龙鱼上市后不久便开始积极建仓,而后更是逆势重仓。截至目前,金龙鱼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林园旗下产品由上季末的3只增至本季度末的4只,持仓规模达.89万股,持仓市值为2.72亿元。
上市首日,金龙鱼以股价暴涨.9%、市值超过亿元的成绩收官。年1月8日,金龙鱼股价冲高至.62元的高点,市值近亿元。
但如今,金龙鱼的市值下滑严重,股价也从10个月的时间内,掉到60多元。据了解,年以来,金龙鱼市值已从最高点多亿元下跌到现在的多亿元,蒸发了亿元。
垄断地位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除三季度业绩下降之外,金龙鱼还宣布了涨价,这也给金龙鱼在行业地位的稳固性带来了压力。
AI财经社发现,与其它消费品近期的集体涨价潮不同的是,金龙鱼的涨价消息似乎来得更早。据金龙鱼披露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年底和年3-4月份就调整了不同油种的价格,整体涨价幅度约为10%-15%。并且,其还表示,价格上涨幅度尚未完全覆盖原料上涨的幅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昔日垄断油、米、面的粮油巨头,也开始拓展其他业务,比如卖起了酱油、醋等调味品。同时,金龙鱼甚至还大力进军预制菜市场,精力分散也让它原本的粮油业务进入了新的考验之中。
市场没有万年的老大,金龙鱼的行业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高枕无忧。
据了解,金龙鱼面临着国内食用油消费量增速下降、市场份额下滑,甚至还有被曾经的代工厂商反噬业务的情况。
据东北证券统计数据,年之前食用油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增速最高时超过15%,之后行业增速放缓,-年为3.7%,年食用油消费量为万吨。
从供应端来看,-年食用油生产量稳步上升,复合增长率为4.5%,生产端增速略快于消费端,行业整体供大于求。
在食用油市场,金龙油与中粮福临门、鲁花同属第一梯队。由于金龙鱼调和油和大豆油占比较高,受到消费升级影响,近几年调和油和大豆油的市场占比出现下降,导致金龙鱼市场份额出现小幅下降。相反鲁花受益于花生油市场快速兴起,福临门靠葵花籽油打开市场,两者市场份额出现小幅上升。据媒体报道,-年,福临门由10.9%提升至12.5%,鲁花由10.4%提升至11.2%,这都威胁着金龙鱼的市场地位。
图源:视觉中国
不光是行业内相互竞争,行业外,因为不满足于代工的低毛利率,原先给金龙鱼、福临门等做代工、批发的幕后生产商也不甘“寄人篱下”,纷纷自建品牌,与金龙鱼们进行竞争。
年,玉米油迎来大发展,一场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掀开了行业变革的一角,一家叫做佳美氏的公司宣布,旗下自主品牌的玉米油产品将在年内完成京津冀地区的铺货。彼时,国内玉米油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多企业也乘机布局,这对以大豆油为主的金龙鱼带来了较大冲击。
据悉,年,在超市和便利店的零售销量中大豆油排名第一、调和油排名第二,玉米油超过花生油位居行业第三。彼时的佳美氏母公司有着多年为金龙鱼等品牌代工的经验,一时间成为了进军食用油市场的一匹“黑马”。
而在这之前,已经在食用油市场站稳脚跟的玉米油品牌长寿花、西王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拿西王为例,该公司曾是金龙鱼重要的代工企业,因为益海嘉里没有自己的玉米加工厂,便一直从西王食品等工厂采购,灌装后再贴上金龙鱼的标签出售。
年西王集团成立子公司西王食品,开始力推自主品牌玉米油,于是有了西王牌玉米油,西王曾公开透露,年散装玉米油的毛利率只有12.6%,而品牌玉米油的毛利率达24%。
年,公司小包装食用油毛利率达到34.59%,远超过去四年28%的平均值,转型3年之后,西王食品还借壳登陆了A股市场。
金龙鱼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系列问题,半年报中,金龙鱼在行业竞争带来的风险中提到,我国厨房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来自消费者喜好及消费趋势变化、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新产品推出、竞争对手定价策略、替代产品取代本公司产品、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等多种行业竞争压力。
金龙鱼多元化,海天敌人来了?
有声音称,金龙鱼得以壮大,背后吃的其实是中国人口的红利,由于粮油是生活必需品,当知名度打响后,庞大消费基数带来的营收自然不会低。所以,金龙鱼虽是营收大牛,却难言成长性,单单卖油很容易触到天花板。
但金龙鱼方面却不这么认为,AI财经社获悉,在年金龙鱼管理层交流会上,公司称,“中国有14亿人口,该市场容量非常大,可以容纳2-3个中粮、益海这类庞大的企业。”
但事实上,在争议结果未定之下,金龙鱼早已开启了多元化扩张之路。
据了解,金龙鱼已将包括酱油、醋、酵母、冷冻面团、中央厨房等相关产品都规划到了增加的品类之列。其目标在于打造全品类的厨房食品,只要和原有产品有互补,不管在生产方面、销售渠道方面或是工厂方面,金龙鱼都会考虑加入相应的品类。
图源:金龙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