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又双叒叕要涨价汽油喝不起,食用
各行各业都有欲加“茅冠”的企业,比如“奶茅”伊利、“酱油茅”海天味业、“油茅”金龙鱼。但在众多“茅股”中似乎不乏名不副实之辈,比如没能扛住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的“油茅”金龙鱼。
为了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金龙鱼近日又双叒叕地宣布要涨价了,这或是金龙鱼在年内的第三次涨价。
通过不间断的涨价去应对危机,作为“油”茅的金龙鱼为何如此脆弱?除了涨价,其真正的价值究竟还剩几何?
一、“验金石”下“颓势”初现,金龙鱼的高估值或难以支撑?
金龙鱼上市后一直被给予厚望,市值也一度飙升至亿,虽然后续有所回落,但市盈率也常年维持在60倍以上。然而从年开始,金龙鱼表现就有点不孚众望。其股价在年最大跌幅达到了41%,截止到年6月17日,其市值仅剩.66亿元。
自年第二季度开始,金龙鱼的归母净利润就开始了下滑,且之后的两个季度下滑趋势更加明显,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已经接近腰斩,仅有4.51亿元。
季度表现不好,年报自然也较为惨淡。据年财报显示,金龙鱼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了16.06%至.25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1.15%,仅剩41.32亿元。到了年第一季度,金龙鱼的归母净利润更是仅剩下1.1亿,同比下降高达92.71%。
面对净利的持续下降,金龙鱼给出了两大原因:一是原材料、物流等成本持续上涨挤压了毛利率空间,二是经济疲软、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了公司的利润。
这两大原因资本市场或许可以理解,但未必能接受,因为金龙鱼的表现与其“油茅”的称号似乎有点不符。
金龙鱼的市盈率之所以一直维持在高位,是因为投资者们相信作为头部企业的金龙鱼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盈利能力不会随着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大起大落,所以金龙鱼才有了“油茅”的称号。
但事实证明,金龙鱼穿越时间周期的能力不足或者并不符合投资者的预期,其股价或有高估的嫌疑。
高估值下消息面的风吹草动都能成为杀跌理由,经此“一役”,金龙鱼是否还能称得上“油茅”,或许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这场覆盖各行各业的成本上涨危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利弊共存的。
对于各行头部企业来说利或许大于弊:一旦头部企业扛过了这一危机,就可以分食中小企业出清后的空白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可以从表现不好的大企业中“吸收”投资者。故此,在这场危机中表现越好的企业,越受资本青睐。
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利弊各占一半:各行业成本集体上涨的危机也成了资本的“验金石”,既可以凭此找到优质股加以投资,也可以分清谁是“样子货”及时止损。
因此,多次涨价对金龙鱼最大的坏处并不是有概率会损失对价格较为敏感的部分消费者,而是估值逻辑可能发生的变化会降低投资者对其的热衷度。
二、“画饼”难充饥?
抛开估值逻辑不谈,金龙鱼决定通过多次涨价应对危机其实也有难言之隐。米面粮油作为民生用品,在价格管控下利润空间本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此,金龙鱼一直存在着毛利率可调控空间范围不大的风险。
然而股民似乎并不会为了这一理由买账,金龙鱼要想回归高市值,需要给予资本一些新的想象力。对此,金龙鱼做出了两大应对,不过这两项措施的可行性都存在一定的疑虑。
1.立“军令状”证明主业的前景仍在,却没有触到投资者的G点。
在宣布终端涨价之余,金龙鱼还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来安抚投资者。该计划表示,公司公司未来两年(-年)的合计产品销量不低于万吨,未来三年的合计产销量不低于1.37亿吨,未来四年的合计产销量不低于1.86亿吨。
这一计划的目标定得虽然很高,不过要想让投资者买单或许并不容易,原因就在于以“产销量”为评判标准或许难以证明其未来盈利水平的好坏。
据尼尔森数据显示,年-年金龙鱼食用油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9.5%、39.8、38.4%,近两年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变化并不大。金龙鱼在大米、面粉等其他品类上也稳居行业第一。因此可见,金龙鱼早已度过以量取胜的阶段,在新阶段提高毛利率才是股东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只谈产销量不谈利润,或许难以使得投资者坚信其未来的净利润能够大幅度提高。
2.打造“副业”提高投资价值,却存在“画饼”的嫌疑。
金龙鱼主业毛利率上涨空间相对不大,为了提高企业的想象力,金龙鱼开辟了预制菜这一副业。
在近期召开的年业绩说明会上,金龙鱼董事长兼总裁穆彦魁表示金龙鱼在预制菜的多处央厨项目已开建或投产,预计未来央厨项目将超过20个。
除了央厨投建数量较多外,在投资力度上金龙鱼也大展身手。截止到年底,金龙鱼固定资产达.96亿元,同比增长18.46%,增长的来源主要是米面粮油以及央厨项目的投资。
金龙鱼发力预制菜的逻辑很清晰:在上游,面对原料供应商金龙鱼有较大的话语权;在下游,其渠道掌控能力较强,金龙鱼的主业与预制菜会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企业营收的大幅度增长。
预制菜的前景自不必多说,根据艾媒资讯的数据显示,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亿元,预计到年成为万亿赛道。但金龙鱼要想在预制菜赛道掘金,其难度或许不亚于大幅度提高主业的毛利率。
首先,预制菜所涉及到的上游供应链繁且杂,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长时间地去疏通产业链。除此之外,在预制菜市场竞争激烈,在品牌打造上也需要大量时间。故此,短期内预制菜对金龙鱼业绩的影响并不明显。
其次,预制菜看似前景广阔,但其是否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仍是个未知数。以“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为参考,年净利润增速仅为个位数,整体毛利率也下降了4.31%。随着巨头们持续加码预制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其毛利率或许还有可能下降。
由此可见,如何打开预制菜市场,摆脱“画饼”的嫌疑,金龙鱼要做的或许还有很多。
参考文章:
蓝鲸财经:《成本重压下增收难增利,金龙鱼布局预制菜谋新增量》
范亮:《当金龙鱼褪去光环》
快消:《汽油步入十元时代,食用油老大金龙鱼偷偷三连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