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金龙鱼大幅调整以后,还是要客观看待未
近期,热门次新股金龙鱼回调了不少,从1月11日最高点.51元起算,最大跌幅一度达到51.92%,即使最近有所反弹,但截至5月24日收盘,回撤幅度依然高达38.14%。适逢股价剧烈回调,前期不少垂涎者纷纷蠢蠢欲动,“第二个海天”论再次复燃,逢低建仓之声开始逐渐增多。
大家习惯性地将金龙鱼拿来与海天类比,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两者都与日常饮食相关,是必不可缺的快速消费品;二是两者都以渠道见长,上至大型商超、下至零售摊点铺天盖地,渠道下沉极深,消费者几乎触手可及;三是都拥有极其广阔但集中度较低的受众市场,并且品牌食用油普及率更低,理论上比调味品更具有想象空间。
金龙鱼会不会是第二个海天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使现在股价依然很贵,但毕竟也回调不少,似乎很值得人以生死相许。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不能简单浮于表面进行类比,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点进行比较。股票投资的关键点在哪,莫过于股权回报率,当然这么说有个前提,就是基于长期思维在看待这个问题,中短期任何利好或利空因素都可能造成股价上涨或下跌,则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事实上按照查理芒格的观点,长期投资收获的其实就是股权回报率。
这样一剖析,问题就相对简单了,海天味业作为A股顶级白马之一,-年ROE均值为34.22%,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数据,要知道ROE均值20%以上就可以称得上顶级股权,30%以上基本是凤毛麟角的存在,A股除海天之外也就仅有茅台、海康等少数几个股票够得上这一标准,所以也难怪海天上市以来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极为丰厚的回报。
人们寄予厚望的金龙鱼水平如何呢,对比之下却是相当的惨淡,ROE个位数是常态,近五年均值仅为7.53%,与海天这种股中龙凤完全没办法相提并论。两者生意模式具有如此明显的相似之处,为何最终的落脚点相差如此之大呢,按照杜邦分析体系,我们可以看到金龙鱼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杆杠系数其实还高于海天,真正的问题在于金龙鱼的净利率太低,与海天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直接导致了长期的低ROE状态。
净利率之所以这么低,其根源还在于低毛利,金龙鱼的费用率已控制得非常不错,但无奈毛利率太低,想对飙高毛利的海天,简直是望尘莫及的事情。可能有人会不理解,都是日常普通的食品类消费品,为何毛利差距这么大,原因出在食用油是一餐都不能少的日用必需品,而酱油为首的调味品则只是可选品种,这一点区别决定食用油刚性需求更强,为保障基础民生,政府会对其进行适当管控,时不时要接受指导价格调控。
因此,金龙鱼缺乏消费垄断的一个基本要素——完整的定价权。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如果讲市场需求,公用事业类公司各个都是刚性,并且伴随社会发展而与日俱增,但没有定价权就没有高估值和超额收益。
由于关键要素的缺失,所以金龙鱼其实与海天有先天基因上的差异,只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有人可能会反驳市场不是也有许多Roe很低的公司,不一样长期走得很牛吗。我承认确实有这种现象,甚至一些ROE为负数的公司也可以牛哄哄,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类股票都是别有隐情的,要么受某些客观原因所累,当前ROE并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实力;要么就是现在虽低,但未来很可能会转变成高ROE公司(至少市场这么认为)。
金龙鱼虽然上市较晚,但其实早就是一家家喻户晓的成熟企业,其经营模式已经基本定型,讲快速周转不可能快得过饮料、商超;讲高杠杆,也不可能达到金融、地产那种力度,现在的杠杆大概就是极致。唯一看起来有提升潜力的就是净利率,可惜受制于民生属性,这辈子估计都不太可能。
除此之外,金龙鱼的资本支出也相当的吓人,近五年累计资本支出.14亿,既超出了净利润(.49亿),也超过了经营现金流(.99亿);而海天则是地地道道的轻资产、低资本支出现金奶牛型企业(近五年资本支出仅为净利润的12.29%、经营现金流的9.73%)。
5月24日,金龙鱼再次以大阳暴起,估值逼近77倍PE,估计又能获得不少的喝彩。我个人认为中短期走势可以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短期超跌出现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但先天基因决定它不会是第二个海天,其个位数的ROE水平,不值得我们以这么高的价格去追逐。当然,本身价值投资者和趋势派玩的就不是同一个游戏,我们只在乎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价值,实在不擅长跟着市场到处乱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08.html